一周以后,姜岳升收到了吴梦曦的回复,说南浮联愿意就人口互换问题,在姜岳升先生的主持下,与东瀛国交换意见。
姜岳升一看南浮联表态了,便预感到,这件事似乎有戏。
于是,他就约了见东瀛国的外相鹤田浩二。
他并没有以战胜国居高临下的姿态命令鹤田浩二,而是很耐心地把自己的想法讲给鹤田浩二,让鹤田浩二回去跟首相商量一下。
当鹤田浩二听了姜岳升的分析后,不但没有感激姜岳升,反而显露出了一脸的忧虑。
他向姜岳升表示,他本人很担心,东瀛国会不会有人愿意去奥黛国。
这让姜岳升感到非常不快,有一种热脸贴在了冷屁股上的感觉。
本来是好心好意为你们国家着想,却被多方误以为是要来占便宜。
姜岳升一点也没有兴趣再跟这个爱装逼的鹤田浩二说下去了,便板着面孔对鹤田浩二下了逐客令,让鹤田浩二回去向首相汇报一下。
两周后,鹤田浩二亲自来到姜岳升的办公室,一下子变得非常客气起来,与上一次的态度截然相反。
他说首相非常重视此事,希望能在姜岳升先生的撮合下,尽早与南浮联磋商相关细节。
姜岳升本来以为东瀛国方面可能拒绝了,但是这次人家竟然表示愿意磋商细节,看来他们是想通了。
于是,姜岳升就在驻军司令部里,安排了南浮联和东瀛国的第一次秘密会谈。
第一次会谈的结果并不理想,双方对人口互换这个大方向都是认同的,分歧主要集中在摸底调查的方式上。
因为一旦开始摸底调查,就等于公开了这件事。
万一失败了,可能会产生很不利的政治影响。
东瀛国主张秘密开展摸底调查,选定一些可靠的人选进行当面问话,不做问卷,以免问卷流传出去泄密。
而南浮联却想搞大规模的公开问卷调查,他们似乎对公开出去这件事满不在乎。
由于一直谈不拢,最后只好休会了。
会后,姜岳升找到吴梦曦,希望他们能让一步,按照东瀛国的想法,搞秘密调查。因为现在东瀛国的民心在战后都比较脆弱,可能有个风吹草动,就会引起民心的大幅度波动。
吴梦曦听了姜岳升的劝告,很不情愿地答应了。
通过秘密调查,东瀛国方面估算,有百分之五的人,大约有六百万人有明显的迁移意愿,大约有九百万人有迁移的意向,但还有些犹豫不决。
而南浮联方面的调查结果是,有大约二十二万东瀛籍人,有回东瀛国的明显意向,有四十七万东瀛籍人,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,会考虑回迁东瀛国。
在调查结果出来后,双方又经过了五轮讨价还价之后,终于达成了人口互换协议。
双方的互换比例为一比二十一,一个南浮联人换二十一个东瀛国人。
双方政府都需要给迁移人口一些帮助,承诺在不小于五千人口的城镇,给迁移人口提供免费住房和至少一年的生活补贴。
迁移后一个月之内即可办理入籍手续。
双方政府不得对迁移人口有任何针对性的歧视政策,应给予平等的国民待遇。
……
这天,姜岳升正在看文件。
他的一个单线联系的线人突然发来情报,说冬京南部海域上的一个小岛上,可能存在违反世界法的行为,有开发具有人格特征的机器人的嫌疑。
姜岳升一听是机器人方面的案子,立刻提起了兴趣。
他正好最近工作不是很忙,于是便决定亲自参与调查此事。
线人说的这个岛叫巴掌岛,是一个在私人名下的火山岛,方圆有一百三十平方公里,距离冬京湾以东二百公里,目前主要从事废旧机器人回收和旅游业务。
岛上有一个机器人坟场,堆满了各种报废的机器人。
为了招揽游客,岛上可以免费让游人在机器人坟场上拆卸机器人零件带回去。
但每人每次限五公斤,超额部分每公斤按照三百元收费。
为了不被人认出来,姜岳升化了妆,跟着游人从东京湾坐轮渡登上了巴掌岛。
“不就是一个机器人坟场吗?”
巴掌岛给姜岳升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的。
各类报废的机器人被堆放在沿着山坡平整出来的空地上。一些游客正在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,从废弃的机器人身上拆卸零件。
这是姜岳升年轻的时候最喜欢干的事情,可是现在,他看着这些锈迹斑斑的零件,再也提不起任何兴趣了。
“让开!让开!”
姜岳升听见身后有人粗暴地喊,声音听起来不是真人的声音,应该是一些低端的智能机器人在说话。
他转过身,便看见一个粗笨的大块头机器人,用双手抱着一个报废的机器人,正要从姜岳升身边经过。
它可能感觉姜岳升有点挡它的路了,于是便粗暴地让姜岳升让开。
姜岳升意识到,机会来了。
他便用右手打开左手假肢里的气枪保险,向那台机器人的后背射了一枪。
“噗”,一颗带有量子跟踪器的碳纤维子弹,钉在了那个粗大的机器人的后背上。
接着,姜岳升便带着助手在巴掌岛上找了一家民宿住下。
他让助手拿出了量子跟踪仪,开始观察那个带着量子跟踪器的机器人,看看它到底去了哪里了。
让姜岳升吃惊的是,那个机器人在从机器人坟场离开后,竟然直线向下,到了一百多米的地下深处!
量子跟踪仪上显示的这条直上直下的轨迹,应该是那台机器人坐上了一部电梯,所呈现出来的路径。
原来这个岛的地下还隐藏着很多秘密。
为了尽量搞清楚这个岛的地下结构,姜岳升又找机会,分别给另外五个在地面遇到的机器人身上,用气枪安装了量子跟踪器。
他和助手在客栈房间里,便能通过量子跟踪仪看见这六台机器人的行动轨迹。
他们观察了五天后,量子跟踪仪便根据这六个量子跟踪器的轨迹,画出了一个地下空间结构的立体图。
从图上看,在机器人坟场南边的一个山崖下,有一个隐蔽的洞口,可以通向地下空间。
姜岳升亲自来到洞口侦查了一下,发现洞口的门是用泵房伪装的,山洞里面有两部电梯通向地下一百多米深处。
这六台被跟踪的机器人,都是通过这两部电梯进入地下空间的。
从这六个机器人行动的轨迹看,下面的地下空间有三层,每一层的空间都很大,特别是最底下的一层,面积接近一平方公里,要是屯兵的话,起码可以容得下三万多人。
“他们搞这么大的地下空间,到底想干什么?”
姜岳升开始有些相信线人的话了。
即便他们不是在搞违法的人工智能开发,也有可能有别的违法行为。
“怎么才能进去呢?”
为了找到进入地下空间的入口,姜岳升从民宿的窗户,放出了一只微型无人侦察机,让无人侦察机在有地下空间的山体上方盘旋,同时他打开了无人侦察机的红外探测功能。
很快,无人侦察机的红外探测仪就在山体上发现了六个较大的热源。
姜岳升在电子地图上标记好那六个热源的位置后,便关闭了无人侦察机的红外探测功能,让无人侦察机靠近其中一个热源,以便能仔细查看。
他发现,这个热源就是一个地下空间的通风口,被周围茂密的树丛遮蔽住了。
他又驱动无人侦察机侦查了另外五个热源,无一例外,都是地下空间的通风口。
看来可以从这些通风口下去看看。
当晚,姜岳升趁着月色从客栈出来,向其中一个距离客栈较近的通风口摸了过去。
那个通风口附近没有人把守,可能是因为周围的树木非常茂密的缘故,这个通风口真的很难被发现。
其实就算偶然被发现了,谁又会知道下面有一个一百多米深的地下空间呢?
姜岳升用左手假肢,扒开围在通风口周围的铁丝网,钻了进去。
他看见了一个直径三米多的大洞,下面黑乎乎的深不见底。洞口上盖着钢筋焊接的栅栏。
他从背包里拿出一台微型无人侦察机放进了洞口,控制着微型无人侦察机向下飞。
无人机向下飞了一百米才来到了洞底。
他通过无人侦察机的镜头看见了在洞底的侧面,有一个巨大的风机口。看来风机没有开,因为没听见风机转动的声音。
他估计从风机叶片的缝隙能爬进去。
他心想,今天看来下不去了。因为得先回去准备绳子和爬绳器,否则这一百多米的高度凭臂力肯定是不行的。”
姜岳升回到大阪后,便找了一家攀岩用品商店,买了绳子和爬绳器。
他也担心自己万一出事回不来,所以就对司令部的秘书嘱咐了一下,如果他五天内回不来,就可以对副司令报告他失踪了。
让上级派人来接管他的工作。
听姜岳升这么一说,秘书感到有点害怕,于是追问姜岳升的去向。
姜岳升回答说,他要跟几个要好的朋友去爬山,有点危险,但风险可控。
秘书也没怀疑姜岳升,就答应了。
姜岳升把买来的绳子和爬绳器塞进一个大背包,背着大背包又回到了巴掌岛上的那个客栈。